3月20日晚7:30,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校团委、里仁学院协办,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承办的第三十九期“红色旋律”影苑在我校人文馆502举行。本期影苑以“回家过年”为主题,杨新宾、柴勇两位老师分别对《一年到头》、《过年》这两部影片进行了点评。
电影《一年到头》在春节回家团聚的主题下,把城市中的包工头、中学校长、心内科医生这三个看上去毫无关联的人物汇合在一起,以戏剧冲突的形式展现了各行各业回家过年的景象。杨新宾老师以“乡关何处?”为主题,结合自己的童年经历指出,只有真正背井离乡时,才会体会到“家”的意义;过年、回家,其实春节的纽带就是家庭。为何我们愿意回忆童年?因为我们愿意享受幸福;其实老人更需要家的感觉,需要那份寄托着爱与责任的幸福。一年到头,父母所盼望的只是孩子能够常回家看看。电影《过年》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为背景,展现了春节期间一大家子人之间的种种矛盾,折射了社会中的人情百态,反映了商品经济转型期中国家庭的矛盾与变革。柴勇老师以“年”的由来入手,指明在农耕文明下,年的价值在于实现社会差距的最小化,为了家庭成员的亲近;而在工业化、物质丰富的现代,我们保存并珍惜着那些用双手、用心创造出来的东西,我们要找寻的恰恰是生活最本真的状态。在最后的讨论环节,同学们积极发言,纷纷提出自己对“年”的认识和感受;两位老师对其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和阐释,并以广博的知识和独到的见解赢得了现场同学的阵阵掌声。
“红色旋律”影苑作为“红色旋律”系列活动之一,观赏红色经典,雕刻红色记忆,传递红色薪火,开拓红色未来,在光影变幻中倾听过去的故事,在视听交融中分享我们的浪漫,一样的青春,一样的热血,情系光影,红润燕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