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第三十八期“红色旋律”影苑
12月26日晚7:30,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校团委、里仁学院协办,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承办的第三十八期“红色旋律”影苑在我校人文馆502举行。本期影苑以“热爱生命”为主题,杜娟、王华、柴勇三位老师分别对《入殓师》、《相约星期二》、《开心家族》这三部影片进行了点评。
电影《入殓师》讲述了失业的大提琴演奏家小林应聘入殓师的工作后,通过一次次与死亡的接触,最终化解了自身的排斥与家人的不解。作为一位看着个体生命走向终点的“看门人”,他真正做到了对生死的参悟。杜鹃老师首先以“日本式的非典型死亡观”引出现代世界的典型特征——对死亡的厌恶和漠视。同时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奥古斯丁等人的名言来阐述死亡的意义,以及生与死的关联。电影《相约星期二》讲述了主人公米奇·艾尔邦拼命赚钱,疲于奔命,却忽略了女友,忘记了热情与理想的故事。“如果还有一个完全健康的一天,你会做什么?”,这是米奇在自己的老师莫里教授临终前几天提出的问题,同样值得我们思考。王华老师称赞了老教授对死亡的达观,学会死恰是学会如何更好地生。人是一种时间的存在,金钱看似无所不能,可是爱才是永恒的。爱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要学会宽容、原谅和倾听,正如老教授临死说的:“平时上课是我说你听,以后便是你说我听”。电影《开心家族》描述了一个精神崩溃,想要自杀的年轻人最终被亲情的力量所感化的故事,以人鬼共同生活的方式来诠释生命的意义。柴勇老师认为活着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柴老师通过东西方以鬼神为题材的电影的对比,提出了我们东方电影表达的是情文化,尤其是血浓于水的亲情的观点,这份情才是我们生命的归属。在互动讨论环节,师生对生死问题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三位老师以他们广博的知识和独到的见解赢得了现场同学的阵阵掌声。
“红色旋律”影苑作为“红色旋律”系列活动之一,观赏红色经典,雕刻红色记忆,传递红色薪火,开拓红色未来,在光影变幻中倾听过去的故事,在视听交融中分享我们的浪漫,一样的青春,一样的热血,情系光影,红润燕园。

发布日期:【2015/03/23】 
(本信息已被浏览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