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晚7点30分,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校团委、里仁学院协办,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承办的第三十五期“红色旋律”影苑在我校人文馆502举行。本期影苑以“抗战岁月里的老百姓”为主题,陈步伟、齐凯君、柴勇三位老师分别对《林家铺子》、《四世同堂》、《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三部影片进行了点评。
《林家铺子》以“林源记”的兴衰和林老板一家的命运为主线,描绘了1931年前后中国江浙一带饱受各方压榨而出现的经济崩溃、民不聊生的景象。陈步伟老师以“利益为上、胆小妥协”来概括林老板的性格特征,认为他是当时典型的“一般商人”的形象;进而提出尊严的实现源于责任的履行、生活的原则是道德底线的坚守这一思考。《四世同堂》根据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改编而来,以祁家、钱家、冠家等家族人物在民族危亡面前的不同表现展现了老北平的世情百态。齐凯君老师从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入手,指出其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坚韧,同时也体现了民族精神的再造与重生。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以男女主人公曲折的婚姻遭遇为主线,把抗战前后十多年间的复杂社会变迁浓缩到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之中。柴勇老师以影片中耐人寻味的细节入手,与大家一起讨论了“如何评价影片人物”、“如果自己身处其中会怎样做”等问题,并指出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是由他们的阶级本性和社会地位所决定的,对于历史我们既要站在时代的角度去看待同时也要回溯到当时去评判。三位老师以广博的知识和独到的见解赢得现场同学的阵阵掌声。
“红色旋律”影苑作为“红色旋律”系列活动之一,观赏红色经典,雕刻红色记忆,传递红色薪火,开拓红色未来,在光影变幻中倾听过去的故事,在视听交融中分享我们的浪漫,一样的青春,一样的热血,情系光影,红润燕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