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晚7点30分,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校团委、里仁学院协办,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承办的第二十八期“红色旋律”影苑在我校人文馆502举行。本期影苑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杜娟、魏忠强、柴勇老师分别点评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和《中国合伙人》,旨在全面、客观地看待美国梦。
本期影苑以“美国梦面面观”为主题。《了不起的盖茨比》里有关于盖茨比这个穷孩子跻身上流社会的励志故事,有关于上世纪20年代纸醉金迷的写真,还有一个痴心汉与负心女的故事。杜娟老师认为底层上升的路径不通,自由市场的神话终将破灭。美国梦是一种个人梦,不同于中国的民族梦,他追求自由、平等,由于社会性质的特性,终将破灭。《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讲述一个巴基斯坦青年追寻美国梦最终破灭的经历。主人公的名字很耐人寻味。男主昌盖兹暗指“CHANGE”,女主艾丽卡暗指“AMERICA”。魏老师分析道,美国对于异质文化并非全盘接受,双方在进行粗浅交流时由于好奇心理,还可以相安无事。但是,在进行深层交流时,冲突与排斥便会显现出来。美国文化的包容性形式大于内容。而且,男主角的“二进制思维”,他非黑即白的性格使得他的美国梦最终破碎。《中国合伙人》中,三个年轻人追寻美国梦却以失败告终。影片中说到,所谓的美国梦就是在梦想面前人人机会平等,但这个不可能的,所以你就得给去向那个打你的人学习,直到你变得比他更强。据此,柴勇老师提出三个问题:1、三个主人公最终实现的是什么梦?2、用学习别人的东西超过别人是否是中国的必经之路?3、三十年来,America Dreams in China,未来路在何方?最后的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提问,老师们耐心讲解,现场气氛活跃。
“红色旋律”影苑作为“红色旋律”系列活动之一,观赏红色经典,雕刻红色记忆,传递红色薪火,开拓红色未来,在光影变幻中倾听过去的故事,在视听交融中分享我们的浪漫,一样的青春,一样的热血,情系光影,红润燕园。
作者:赵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