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第五期“红色旋律”读书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第十三期“红色旋律”读书会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点击数:88 更新时间:2012-9-14 【字体:

闻中心讯】9月12日晚7点30分,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承办的第十三期“红色旋律”读书会在人文馆M303室“红色书屋”举行。本期读书会的主题是“与邻为善vs与邻为恶——中日关系话百年”,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新华、王玉荣担任主讲嘉宾老师。
首先 ,李晔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和推荐了《菊与刀》和《铁与犁——百年中日关系沉思录》这两本书,简述了中日关系的曲折发展历史。王新华老师总结了中日两国关系的历史规律,并对当前钓鱼岛争端,进行了客观而理性的分析。王玉荣老师讲述了日本文化和日本国民性格对于日本对外政策的影响。活动中,同学们踊跃发言,积极提问。围绕如何“才是真正爱国”的这一问题,同学们展开讨论。“红色旋律”读书会是“红色旋律”系列活动之一,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三期,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编辑 朱可嘉)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第十二期“红色旋律”读书会

作者:张蓓蕾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点击数:217 更新时间:2012-6-15 【字体:


【新闻中心讯】 6月13日晚7点30分,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承办的第十二期“红色旋律”读书会在我校人文馆M303室“红色书屋”举行。本期读书会的主题是“美元神话的衰落——货币战争”,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魏黎波、江泉、李晔主讲。
李晔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货币战争》这本书的作者、内容、观点及不同评价,分析了如何认识“阴谋论”,提出培养国际化的金融人才是当务之急。江泉老师指出该书立足于自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300年间的西方近代史与金融发展史,旨在告诫逐步开放的中国金融市场要警惕潜在的金融打击,为迎接一场“不流血”的战争做好准备。魏黎波老师则向大家讲述了自己在美国的所见所闻,介绍了美国的经济现状及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生动而幽默的语言迎来同学们的阵阵掌声,现场气氛十分热烈。通过这次读书会,同学们了解了一些金融知识,自觉增强了国家金融风险的防范意思,也学会了从平衡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科学角度,去认识中国国家战略层面的大政方针。
“红色旋律”读书会是“红色旋律”系列活动之一,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二期,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编辑 朱可嘉)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第十一期“红色旋律”读书会

作者:周尊荣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点击数:233 更新时间:2012-5-10 【字体:


【新闻中心讯】5月9日晚7点30分,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承办的第十一期“红色旋律”读书会在我校人文馆M303室“红色书屋”举行。本期读书会的主题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读《西行漫记》有感”,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张云飞、颜世晔、包巍老师主讲。

“红太阳升起的地方——读《西行漫记》有感”主题讨论会现场


读书会负责人李晔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张云飞老师也对该书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了西方人观察中国共产党的独特视角,包巍老师详细地讲解了书中的细节。之后,同学们各抒己见,在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提出心中的疑问。在轻松而热烈的气氛下,师生之间讨论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生命力来自何方”、“今天我们能从当年延安共产党人的身上学到什么”等问题。在谈到南海问题时,张云飞老师表示,中国政府是非常重视南海问题的,收回主权是时机问题。在谈到食品安全问题时,颜世晔老师认为,目前体制的漏洞、权力部门监管不力是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通过这次读书会的讨论,同学们认识到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辉煌历程中,中国社会一直在发展进步中,虽然在前进中遇到一些问题,但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我们应该对党中央,对中国未来充满信心。
“红色旋律”读书会是“红色旋律”系列活动之一,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一期,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编辑 蔡巧怡)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第九期“红色旋律”读书会

作者:杨柳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点击数:175 更新时间:2012-3-15 【字体:


【新闻中心讯】3月14日晚7点30分,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承办的第九期“红色旋律”读书会在我校人文馆M303室“红色书屋”举行。本期读书会的主题是“从《C形包围——内忧外患下的中国突围》看维护国家安全”,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王玉荣、柴勇、王媚参与了讨论,王新华院长也亲临现场指导。

“从《C形包围——内忧外患下的中国突围》看维护国家安全”主题讨论会现场


读书会负责人李晔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C形包围——内忧外患下的中国突围》一书的基本情况,王玉荣、柴勇、王媚三位老师各自阐述了对本书的看法。两位同学现场发言,表达了自己读书后的感想,提出了与作者不同的观点。随后学生们立足现实,提出自己的困惑。现场同学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师生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大家共同认为:《C形包围》这本书最大的启示是要在太平盛世警醒中国人的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念。读书会现场,气氛自由而热烈,师生各抒己见,思想在在辩论中擦出火花,大家在交流中学习进步!
“红色旋律”读书会是“红色旋律”系列活动之一,目前已经举办了九期,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编辑 蔡巧怡)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第八期“红色旋律”读书会

作者:王洁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点击数:265 更新时间:2011-12-23 【字体:


【新闻中心讯】12月21日晚7点30分,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承办的第八期“红色旋律”读书会在我校人文馆“红色书屋”M303室举行。本期读书会的主题是“从《红岩的故事》看信仰的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杨绍维、王新华、王玉荣、马慧婷参与了讨论。

“从《红岩的故事》看信仰的力量”主题讨论会现场


读书会开始,杨绍维老师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红岩》这部著名红色经典的人物和故事情节,马慧婷老师讲解了如何在红岩英烈精神的感召下树立科学信仰,王新华老师指出当今中国社会出现的诸多问题根源就在于理想和信仰的缺失,关注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建设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王玉荣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了暑期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红色之旅”的感受。各位老师分别就当代大学生需不需要信仰、需要什么样的信仰、信仰到底能带来什么样的力量等问题展开讨论。在师生互动环节,现场氛围达到了高潮,同学们各抒己见,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老师们则结合时事,风趣幽默地为同学们解开思想困惑,从而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在意犹未尽的讨论气氛之中,本学期的最后一次读书会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红色旋律”读书会是“红色旋律”系列活动之一,目前已经成功地举办了八期,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编辑 蔡巧怡)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第七期“红色旋律”读书会

作者:周尊荣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点击数:243 更新时间:2011-11-17 【字体:


【新闻中心讯】11月16日晚7点30分,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承办的第七期“红色旋律”读书会在我校人文馆M303室“红色旋律”书屋举行。本期读书会的主题是“中国社会的‘信仰危机’与重建”,参加讨论的有魏黎波、张云飞、李海艳、王新华、李晔等老师。
读书会开始,李晔老师讲解了有关信仰的基本理论,让同学们了解了什么是信仰,信仰的分类及重要性。大家围绕中国人信仰的传统、现状与特点,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什么比宗教信仰更科学,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是否存在“信仰危机”等问题展开了激烈地讨论。
魏黎波老师率先发言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表示,信仰可分为世俗信仰和宗教信仰,宗教产生的根源是人类有思想,要探寻究竟,便将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归结于“神”。因此,科学所到之处,宗教节节败退。他认为,从历史传统上来看,中国人信仰的是儒学和鬼神文化。在谈到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何比宗教信仰更具科学性时,在座老师各抒己见。王新华老师认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科学是因为它运用了辩证否定的逻辑关系,对未来社会主义的预见建立在理性批判现实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张云飞老师则通过将马克思主义与宗教的对比,说明了二者的区别,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体现在它的预见性,能够科学地预见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李海艳老师认为,马克思主义与宗教都体现了人类“向善”的共同追求,而前者的科学性则体现在它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为人类指出了实现美好社会的科学途径。
读书会上,与会师生还一起讨论了如何理解马克思讲的“宗教是麻痹人民的鸦片”,“小悦悦事件”引发的道德思考等问题。在讨论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如何才能重建共同信仰时,在座老师一致认为:从科学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还应同时吸收中西方文化的精华。最后,读书会在热烈的讨论气氛中结束。(编辑 蔡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第六期“红色旋律”读书会

作者:杨柳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点击数:369 更新时间:2011-10-13 【字体:


【新闻中心讯】 10月12日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承办的第六期“红色旋律”读书会在我校人文馆M303室“红色旋律”书屋举行。本期读书会的主题是“热血铸就的青春”,主讲人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杨绍维、王新华、江泉、包巍老师。
在本次读书会上,王新华老师从胡锦涛主席“七一讲话”中对青年人的殷切希望开始,带领大家一起品读了李大钊的经典文章《青春》。杨绍维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析了杨沫的《青春之歌》这部文学作品,阐述了青年知识分子必须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的重要性。江泉老师以毛泽东为例,向同学们讲解了什么是真正的青春。包巍老师则从自己身边的人与事谈起理想和信仰的重要性。会上,师生之间以互动的形式,从不同角度,讨论了青年人对于国家、民族以及政党保持青春活力的重要性,指出树立远大理想,积极付诸实践,充满活力,勇于担当责任是当代青年人应有的精神面貌。与此同时,同学们提出了自己心中的困惑:如何正确认识学生运动?在国内面临一些腐败现象和分裂分子的破坏,国外面临反华势力和平演变的情况下,青年学生应该怎样爱国?政党制度与腐败有没有必然联系等问题。老师们用真实的证据,纠正了一些对社会现实问题的错误看法。这些极具信服力的回答,解开了同学们心中的疑问,坚定了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编辑 朱可嘉)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第五期“红色旋律”读书会

作者:杨柳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点击数:465 更新时间:2011-9-15 【字体:


【新闻中心讯】9月14日晚7点,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承办的第五期“红色旋律”主题读书会在我校人文馆M303室“红色书屋”举行,本期的主题是“评说20世纪中国三位历史伟人”,主讲人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王新华、刘永志、颜世晔三位老师。

“评说20世纪中国三位历史伟人”主题讨论会现场


在本次读书会上,老师们首先就影响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的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的主要事迹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作做了简要介绍,肯定了三人的历史功绩,指出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站在历史的高度,要着眼于当时的历史背景,而不应盲目的、片面的以现代的眼光来评判历史。在讨论环节中,现场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层次提出问题,大家讨论了当今社会“感性”与“理性”的影响力孰轻孰重、毛泽东与蒋介石的斗争、当今国企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新自由主义”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一位大一新生提出的“三位伟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孤立的”这一观点赢得了现场师生的掌声与赞同。
“红色旋律”读书会是我校“红色旋律”系列活动之一,以书会友,同览红色经典;集思畅言,共寻人类光明。长路漫漫,我们上下求索;旗帜高扬,我们共逐梦想。书韵流香远,真理伴我行。“红色旋律”读书会每月举办一期,时间为每周三晚7点整,在人文馆M303“红色书屋”举办。“红色书屋”每周一、三晚7点至9点30分面向全校师生开放。(编辑 蔡巧怡)

发布日期:【2012/12/19】 
(本信息已被浏览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