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国学要义及其当代价值
主讲: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博士生导师 黄朴民
时间: 10月9日(本周四)晚7:30
地点: 东校区四教108
主讲人简介:黄朴民,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同年至中国军事科学院战略部从事军事史、古代兵法研究。2002年至中国人民大学工作,历任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兼历史系主任,历史学院党委书记兼历史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执行院长,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兼任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历史学)成员、中国史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理事、中国农民战争史学会理事、北京市史学会理事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孙子兵法》研究、中国思想史、中国军事史,是国内外从事《孙子兵法》与中国古典兵学研究的代表性学者。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学术的汇聚,是从古至今数代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它经历史的锤炼打磨与甄选淘汰,终成世界文化史上的瑰宝,受到世人的瞩目与敬仰。近年来国学热的出现与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发扬国学,弘扬其精神将对现代中国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地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既然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义务继承、传扬国学,那么国学的要义到底是什么?在现下的中国它又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带着这样的疑惑,让我们跟随黄朴民教授一起感受从古老风尘中走来的国学的魅力与价值。
话说天下大事,笑谈中外古今;领略名师风采,沐浴知识阳光;体验思想激荡,感悟红色豪情。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校团委和里仁学院协办,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承办的“红色旋律”讲坛,秉承厚德、博学、求是的理念,播撒红色火种,薪火相传;实现传道、授业、解惑,筑造燕园学子的精神家园。
“红色旋律”讲坛每两周举办一期,时间为周四晚7:30,在东、西校区轮流举办。另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4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