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旋律报》第五期第三版:书田润渥
信仰的力量——读《苦难辉煌》
光明日报 祁季明
近现代史上,中国经历的失败与成功,苦难与辉煌,究竟能给我们留下怎样的精神财富?这是当下每个人都需要探究的课题。
金一南的《苦难辉煌》正是这样一部探究之作。该书把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中解读,揭示中国革命的意识形态和战略思想,再现了一幅20世纪20至30年代中国革命历经磨难走向胜利的历史画卷。
《苦难辉煌》是一本可以作为大散文欣赏的历史图书。就历史跨度而言,本书仅仅是选取了红军长征前后近20年的历史,但作者将其放在国际大背景下、用战略思维进行解读,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在中华民族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各种力量在中华大地上彼此作用,甚至殊死较量的历史画卷。
《苦难辉煌》是一部故事书。这本书冷静客观的叙事风格让人眼前一亮。书中描绘了众多我们熟知的大人物,如毛泽东、陈毅、彭德怀、李立三、张国焘、蒋介石等等,同时也描写了众多迄今仍默默无闻的英雄。蓦然回望,不禁感叹:无数次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留下的是真正具有钢铁般意志的人。有人曾沿当年红军长征路线体验一把,但是只能体验险恶的地理环境,却无论如何体验不了当年险恶的时代环境:头上数十架飞机轰炸,数十万敌人围追堵截,随时需要作出抉择,而这抉择随时可能导致全军覆没,生理与心理始终处于极限状态。在艰苦卓绝之中,牺牲的、掉队的、逃跑的、叛变的皆有,最后保存下来的只有几千人,然而这几千人却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
书中有震撼人心的社会真实性和源于生活的艺术真实性。共产国际工作人员牛栏夫妇为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作出的巨大贡献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历史淡忘;在红军长征路上支持革命的两位国民党将领,一个是执行围剿重任负责第一道封锁线和第二道封锁线的主角陈济棠,他所派出的代表与红军代表在寻乌附近一片寂静的山林里持续谈判三天三夜达成了五项秘密协议,就是这数十年秘而不宣的行动让中国红军长征的第一步走得可谓一帆风顺;还有一位是桂军统帅白崇禧,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在关键时刻打开大门,为红军让路,避免了工农红军更多的流血牺牲,这些保存下来的实力为我们队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记住他们,记住那些为中国民族统一、主权独立,为中国劳苦大众过上好日子,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不论他们是我们的前辈共产党员,还是国民党中为数不多的爱国人士,还是为了中国劳苦大众铤而走险的国际共产主义仁人志士,不论他们是否留下姓名。
《苦难辉煌》是一部励志书。读这本书时,人们感受到的是坚强的信念、不屈的精神和强烈的时代激情。在第十二章中,记录了我们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强渡金沙江,林彪带领的一军团一夜之间翻山越岭,8次越过急流,急行军120公里。那个连树皮都吃不着、草鞋都穿不上,更不必说前有围堵、后有追兵,随时有生命危险的特殊时期,今天的我们是很难想象的。那不光是靠体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而是需要我们的红军战士用坚强的信念、不屈的精神来赢得胜利。每当谈到这段历史,国人无不自豪,我们所享受的不就是老一辈无产阶级用生命换来的胜利果实?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我们更需要铭记苦难。每当回顾这段历史,敬仰这些英雄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佩服他们坚强的意志、不屈的精神、崇高的信仰,我们更需要的是以史为鉴。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更应该重新思考一下现在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审视一下我们今天所渐失的信仰和追求。
读这本书时,人们感受到的是信仰的力量。什么是信仰?那代人的信仰又是什么?《苦难辉煌》的每一个段落、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在努力回答着这个近乎神圣的问题。作者在序言中说:“任何民族都需要自己的英雄。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种深刻的悲剧意味:播种,但不参加收获。这就是民族脊梁。谨以此书献给过去、今天、未来成为民族脊梁的人们。他们历尽苦难,我们获得辉煌。”今天,作为读者的我们,感受了辉煌,也正在经历着辉煌。由此,《苦难辉煌》中的每一个字,都在击打着我们的灵魂。(来源: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04月10日)
发布日期:【2012/12/18】 
(本信息已被浏览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