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自信与包容——读《中国人的精神》
主讲:王玉荣、崔冠华、魏忠强
时间:本周三晚(4月13日)19:30——21:15
地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书屋”(人文馆M501)
一百多年前,严复在《原强》一文中提出一国之强要强在“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观点,开“改造国民性”之论的先河。其后,梁启超、胡适、鲁迅等人大力批判中国文化的弊病,倡导要改造国民性;而辜鸿铭则公开反对新文化运动,为中国传统文化作辩护,认为中国文化优于西方文化。在辜鸿铭眼中,中国人的精神是怎样的?他所认为的真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子?辜鸿铭所论中国人的精神,是在什么环境下、又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在大力批判文化传统的主流形势下,辜鸿铭何以能做到维护中国文化的尊严?就当下而言,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有何变化?面对新社会、新时代,为适应现代化的中国,我们又要塑造什么样的中国精神,如何塑造这样的精神?本期“红色旋律”读书会,让我们跟随王玉荣、崔冠华、魏忠强老师一起品读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孔庆茂的《辜鸿铭评传》、刘文荣选编的《中外经典作家论中国人》,探讨中国人的精神所蕴含的自信与包容。
“红色旋律”读书会是“红色旋律”系列活动之一,荣获“2012年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一等奖”,中国教育报、中国科学报、河北新闻网等都曾纷纷报道。书香流韵远,真理伴我行。“红色旋律”主题读书会每月举办一期,时间为周三晚7:30—9:15,地点在人文馆M501“红色旋律”书屋。
“红色书屋”每周一到周五白天面向全校师生开放,欢迎大家前来!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6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