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晚7:00,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第一百五十四期“红色旋律”讲坛在东校区第四教学楼108举行。本期讲坛的题目是《银幕天地话党史》,由张子诚先生主讲。
张子诚先生以百幅电影海报、百部电影故事,生动地讲述了百年党史的艰难岁月、光辉历程,从“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顶天立地”五个方面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张子诚先生强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他以《革命者》《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等25部电影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艰辛历程,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张子诚先生强调,新中国的成立是“改天换地的伟业”。他以《开国大典》《土地》《农奴》《创业》等25部电影生动再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如何应对国际国内复杂艰难的形势的;再现了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全国人民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正是这一段历史,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张子诚先生强调,改革开放是“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他以《走出地平线》《雅马哈鱼档》《挺立潮头》《歼十出击》《大厦小屋》等16部影片,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业、工业、商业、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张子诚先生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发生的是“惊天动地的大变化”。他以《我和我的家乡》《十八洞村》等影片再现了党中央实现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以《天河》《路神》《港珠澳大桥》等影片展现了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伟大成就;以《红海行动》《此时此刻2019大阅兵》等影片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和重要职责。张子诚先生还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就天地伟业,正是因为在不同发展时期,有杨开慧、赵一曼、钱学森、焦裕禄等这些顶天立地的人物,是他们撑起了民族的脊梁。张子诚先生用热情洋溢、饱含深情的话语生动再现了过去的峥嵘岁月,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听众。会场上不断响起雷鸣般掌声。张先生还借用“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勉励青年大学生要努力学习,接续奋斗,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红色旋律”讲坛作为“红色旋律”系列的主体活动,秉承厚德、博学、求是,实现传道、授业、解惑,汇聚名嘴讲师,解答时政热点,饱涵理论深蕴,直面思想困惑,理直气壮讲马列,心底无私树新风。“红色旋律”讲坛时间为周四晚7点整,在东、西校区轮流举办。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1年4月25日